【案例介绍】

某日,李阿姨接到一个自称某银行工作员工的电话,对方称,近日国家推出可以一次性补缴养老金手续的惠民政策。随后骗子通过手机号添加了李阿姨的微信,李阿姨根据对方发来的链接进入到一个假冒的银行网站,并按照指示输入自己的账户信息和密码。过段时间,李阿姨发现自己银行账户里的资金全不翼而飞,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,掉进了诈骗分子设计的圈套。
【案例分析】
随着老年人手上闲钱的增加 ,老年人已逐渐成为非法集资诈骗的主要对象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、认知判断能力弱等特点,想方设法趁虚而入,虚构事实、隐瞒真相,诱骗老年人交付财物,最终导致财产受损。常见的诈骗手法有代办“养老社保”、提供“养老服务”、投资“养老项目”等等。
【风险提示】
老年人接到不明电话或者短信后,应及时跟家里人沟通,让他们帮忙辨别,预防上当受骗。同时,警惕钓鱼邮件和链接,切勿轻信不明来源的短信或邮件,特别是涉及账户信息的链接。如有疑虑,请通过银行官方渠道或者到营业网点验证办理。
(广州银行湛江分行供稿)

附件: